近几年中俄贸易怎么样?

2024-05-19 04:14

1. 近几年中俄贸易怎么样?

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俄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总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贸易呈现出总量起点低,早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长的两阶段特征。   (一)阶段特征   1.总量起点低:中俄贸易量起点很低。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23.36亿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35.26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加起来不超过50亿美元;两国向对方出口分别占各自当年出口的2.8%和6.9%。应该说,出口额在5%以下不会构成一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2.初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199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76.73亿美元,增速为41.26%;但1994年两国贸易从上年的高峰急剧下滑至50.76亿美元,下降幅度达33.84%;并且在之后的6年间,除1996年贸易总额达到68.44亿美元外,其余年份都在50~60亿美元区间徘徊不前。   3.加速增长时期: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中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16年间,中俄贸易的阶段发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几乎所有关于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都提到,但关于引发这一特征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展,所以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导致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1)。 -  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激进改革措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生产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国民生产、生活都严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而这种需求信号很快能传递到中国,使得这一时期中俄贸易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这一快速发展期的背后存在若干隐患:俄罗斯建国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外贸机制、法律体系不完善,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贸易形式难以进行有序的管理,所以这个阶段双方的贸易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继续发展的后劲。这一缺陷在下阶段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 随后出现的波动和持续在低水平下徘徊,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长期不景气。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的六年中,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除1997年和1999年分别出现0.4%和3.2%的正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为负增长。俄国内经济发展不力,对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是多重的:其一,国内经济状况恶化,使得国家经济政策重心只能是首先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对贸易环境、贸易方式的发展和推动则无暇顾及。其二,作为双边贸易的一方,国内经济不景气,使本国经济潜力难以发挥,难于在双边贸易中有所作为;其三,对于贸易伙伴国来说,对方经济状况恶化,贸易风险加大,因而难以扩展和深入贸易。这一时期不仅是中俄贸易,而且俄罗斯的整体外贸状况都受到了同样的影响。 1999年后,俄罗斯经济终于走出危机,进入恢复性增长期。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4.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长。国内市场日渐活跃,对外贸商品的需求增强;同时,金融秩序好转,支付能力增强。因而,两国在这一时期进入贸易发展的快车道,以29.46%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为也是对中俄贸易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第一阶段,俄罗斯国内因经济危机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资资金以生产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资金来源。当时俄罗斯的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商店的存货都被民众疯抢而空,币值极度不稳。中国政府为鼓励对俄贸易实行了一系列易货贸易优惠政策,因而促进了两国贸易额的增长。同时,俄罗斯方面为缓解国内供给不足的压力,完全放开外贸体制,采取自由化贸易政策,以零关税鼓励外国商品进口,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打开了便利之门。但在第二阶段,俄罗斯把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心放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上,中国也把贸易重心放在与日、美、韩等国的双边贸易上,因此这期间虽然中俄关系正常发展,但却没有能有效刺激两国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出台。同时,这一时期俄罗斯为保护国内工业的尽快恢复,开始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对双边贸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此相应的是从本世纪起,当中俄两国分别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稳定了发展关系以后,两国政府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上,开始把两国合作重心转移到经贸领域上来。2000年两国签订《中俄政府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2001年又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大大推动了两国经贸发展,使两国经贸合作的内涵日渐丰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同时,俄罗斯为加入wto,大幅度削减关税,也为双边贸易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自此,中俄贸易在经历十年的磨合期后,终于走出了低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俄贸易还停留在以政府行为为导向的阶段,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 (二)贸易结构与贸易逆差 1.贸易结构。中俄贸易另一特征是贸易总额长期偏低。直到2005年,中俄贸易在经历了37%的高增长后,其占中国外贸总额仍仅为2%,占俄罗斯外贸总额也不到6%,2006年该份额又有下滑。究其原因,其一,在于贸易结构的初期特征。两国贸易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交换上,没有深入到要素市场通过工程推进成为可持续向对方出口的国民经济成分。在产品贸易发展上,两国都运用资源比较优势。俄罗斯向中方出口转向能源和原材料,它们不仅比中方生产成本要低廉,而且部分产品是绝对优势,中方没有相应产品。可以想象,如果俄罗斯不单向中方出口原材料产品,而是将自己的能源材料工业产链跨境延伸,当石油管道引人中国后,像英国bp公司在美国设立加工厂那样,催化裂化原油,并再行拉长产业链向美国消费者提供石油服务,从而以工程推动产业链跨境延伸为特征,贸易结构由产品市场深入到要素市场。在整个产业链序列的各个环节上与中方贸易,结果是贸易总量因结构拓展而增大,而且因具备了可持续存在的出口类国民经济成分具有了可持续存在的潜力。中方对俄贸易也应该采取上述方式。这也是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大部分的结构原因。 其二,拓展贸易构成不仅有产品市场贸易的瓶颈,还需要解决制度问题,正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开放起步较晚,致使两国对外贸易制度、法规不完善,无法为双边贸易提供由产品市场深人到要素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三,中俄两国虽然毗邻,但因国土广袤,邻国优势并不十分突出。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东部,而俄罗斯的经济重心在西部,两地相距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边贸易的成本。但如果将双方贸易通过工程项目拓展到要素市场上,这种成本劣势将改变。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与中国在地缘政治利益一致的程度都比不上俄罗斯。如果中俄贸易能再上一个台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疑有了一个可依托的、在地缘意义上有优势的战略伙伴。 2.中方持续逆差。两国贸易自开展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人超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多年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大项大都集中在重工业、能源等高价值商品上,而中国则以出口低价值的轻工制品为主,贸易品价值量的差异使中方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对俄出口品价值也逐步提升,例如,机械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大项(见图2)。从这种贸易结构来看,中方的逆差主要体现了两种力量的对比:世界油价上涨拉动的俄罗斯能源、原材料等出口品价格上涨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所促进的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出口品的出口额上涨。

近几年中俄贸易怎么样?

2. 中俄贸易发展如何?我们该如何对待两国关系?

  1.机电产品。目前,在俄罗斯现有的家电中有相当多数量需要淘汰。据了解,彩电有一半以上需要更新,对电冰箱、空调和小家电的需求旺盛。近10年来,俄罗斯能正常使用的收割机、拖拉机数量减少近一半,设备年报废率达6%~10%,急需更新农业机械、农机具和建立新的维修体系。俄木工机械的加工设备落后,木材只能实行初加工,这类机械产品的需求潜力很大。
  2   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重工业、军事工业比较发达,是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而中国能源缺乏,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急需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实现进口多元化。俄罗斯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缺乏适合于普通消费者的服装、家用电器、食品、蔬菜、肉制品,对中国日用品需求量很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而中国是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短缺的商品正是中国生产的长项。由此可见,中俄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经过长期、广泛的经济合作,中俄贸易有可能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中俄两国已经完成了双边市场准入谈判,达成了互利双赢的协议。在俄罗斯经济不断增长的带动下,其国内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将逐步扩大,进口将不断增加,一些大型设备和制成品也将扩大出口。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必然成为俄罗斯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

3.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如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7日表示,在中俄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加速提质升级,呈现出增长快、范围广、成效实、潜力大等特点,双方基本实现了合作领域和地域的“全覆盖”,预计全年双边贸易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

高峰在商务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合作领域看,除了传统的能源、核能、航天、航空、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外,双方积极推进远东开发、北极开发、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努力打造双边经贸关系新的增长点。

从合作地域看,双方合作从传统的边境毗邻地区向中国东南沿海、中西部省区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扩展,两国地方间累计已缔结了137对友好城市和友好省州,基本实现了合作领域和地域的“全覆盖”。据介绍,中俄双方贸易和投资呈现出“增长快”的特点。从贸易看,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今年前4个月实现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7.3%,贸易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俄罗斯在我贸易伙伴中由去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9位。来源:  新华网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如何?

4. 中俄关系总体来说怎么样?

总体上很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劳动报》采访时称,俄中两国外交部早已形成了富有建设性、相互信任的同志式关系,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两国元首交办的各项工作。拉夫罗夫表示,中俄两国建立了如此紧密坚实的国际战略协作架构。
任何第三方即使想在俄中之间“打楔子”,他们也会发现无处下手,也根本打不进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高度赞赏拉夫罗夫外长对中俄关系所作的积极明确表态。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两国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社会舆论基金会的研究显示,62%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最“亲近和友好”的国家。相比2014年54%的数据有了不少提升。同时,认为白俄罗斯是主要朋友的俄民众则是从2014年的66%,下降至2017年的60%。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认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好感增强与俄社会意识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共同利益有关。专家表示:“中俄两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比如不干涉别国内政、打击恐怖主义、尊重传统价值等等。
这使得两国相互趋近。广大的社会大众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他表示,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青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俄罗斯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俄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5. 中俄关系总体怎么样?

总体上很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劳动报》采访时称,俄中两国外交部早已形成了富有建设性、相互信任的同志式关系,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两国元首交办的各项工作。拉夫罗夫表示,中俄两国建立了如此紧密坚实的国际战略协作架构。
任何第三方即使想在俄中之间“打楔子”,他们也会发现无处下手,也根本打不进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高度赞赏拉夫罗夫外长对中俄关系所作的积极明确表态。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两国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社会舆论基金会的研究显示,62%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最“亲近和友好”的国家。相比2014年54%的数据有了不少提升。同时,认为白俄罗斯是主要朋友的俄民众则是从2014年的66%,下降至2017年的60%。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认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好感增强与俄社会意识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共同利益有关。专家表示:“中俄两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比如不干涉别国内政、打击恐怖主义、尊重传统价值等等。
这使得两国相互趋近。广大的社会大众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他表示,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青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俄罗斯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俄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中俄关系总体怎么样?

6. 中俄关系总体怎么样?

总体上很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劳动报》采访时称,俄中两国外交部早已形成了富有建设性、相互信任的同志式关系,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两国元首交办的各项工作。拉夫罗夫表示,中俄两国建立了如此紧密坚实的国际战略协作架构。
任何第三方即使想在俄中之间“打楔子”,他们也会发现无处下手,也根本打不进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高度赞赏拉夫罗夫外长对中俄关系所作的积极明确表态。中国与俄罗斯这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两国关系更高水平、更大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社会舆论基金会的研究显示,62%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最“亲近和友好”的国家。相比2014年54%的数据有了不少提升。同时,认为白俄罗斯是主要朋友的俄民众则是从2014年的66%,下降至2017年的60%。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认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好感增强与俄社会意识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共同利益有关。专家表示:“中俄两国在很多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比如不干涉别国内政、打击恐怖主义、尊重传统价值等等。
这使得两国相互趋近。广大的社会大众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他表示,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青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俄罗斯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俄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中国首超白俄 成俄罗斯民众心中“最亲近国家”

7. 中俄关系到底怎么样

中俄关系总体来说是合作比对抗好,现在的情况的。中俄互相为战略伙伴,拥有共同的国际利益要求。俄要求经济发展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国。中国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俄国的技术。 补充: 中俄关系总体来说是合作比对抗好,现在的情况的。中俄互相为战略伙伴,拥有共同的国际利益要求。俄要求经济发展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国。中国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俄国的技术。如果爆发朝韩战争,我认为中国不会在像1950年那样出兵。只会在武器和物资方面给予朝方一定的支持。中俄在世界形势明朗的前提下是不会结盟的。但是在面对强烈的外来威胁下,还是有可能结盟的。 满意答案╭ァ心漸_/~6级2010-05-17 张临涛(莫斯科)
中俄关系能在苏联解体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属不易。首先,从区域战略角度来讲,中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在经历了苏中关系的磕磕绊绊后发展而来的。 在某些俄国人眼里,苏联的轰然解体是和中美靠近分不开的。甚至有俄国学者在研究了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在因素后,得出结论说:中国在冷战时期倒向美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笔者还认为,毛澤×不想受苏联摆布的原则,挑战了苏联在社會主義国家中的权威,××主义地缘结盟也未成铁板一块,这也是帝国大厦渐渐不支倾覆的外因之一。大国沙文主义与排外 观看苏中关系史,不难发现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是中苏从龃龉到反目成仇的主因。如今,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至今还割舍不掉这种大国沙文倾向。对于现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很多俄国人还是不愿看到徒弟比师傅强的事实。 俗话说,媒体是国家的一面镜子。例如,除了俄国家电视台根据中俄两国达成的文化交流协议,偶尔播放和展现一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图像外,其它媒体很多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这些电视台的摄像机不拍中国的高楼大厦,反而去拍一些低矮斑驳待拆的老墙,不去领略中国年轻人上进奋斗的风采,却去拍摄那些衣衫褴褛真假难辨的乞丐。 实际上,近几年去过中国的俄国人对在俄罗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较为友善客气。但去过中国的俄国人毕竟还是少数,有些俄国人甚至把在俄的中国人与那些来自独联体、越南的经济难民等同看待。 因此,在移民问题上,有些俄国国会议员矛头不断指向中国人。其实,很多在俄国的中国人属于短暂的经商、学习行为。但在诸如自民黨总裁日里诺夫斯基的眼里,却变成了“移民和侵占”。 不光是纳粹黨人如此看待外国人,就连某些州长、国会议员也拍手附和。民族主义与纳粹排外主义沆瀣一气的结果造就出臭名昭著的“光头黨”。在光头黨和某些政治人物排外的名单中,中国人是他们要赶出俄罗斯的主要族群之一。 其实,所谓中俄关系“上热下冷”的现象,只是说对了一半。那些能够运用国家资源,煽动俄国人排华的往往是位高权重的政客。例如,科拉纳亚尔斯克州州长不久前曾说过排华言论;就连俄国远东遭遇洪水袭击也被造谣认为是中国一方故意开放水库水闸所为,所幸得到证实和澄清,洪水和中国毫无关系,这才没有给某些政客掀起大规模排华得以口实。中热俄冷的怪现象 反观中国一方,从地缘战略和贸易角度来看待俄国的地位与市场,给与俄国过多的热衷。中国现在出现与俄国截然不同“上下齐热”的怪异现象,就连今年到莫斯科读书的中国学生都数倍增长。 因此,笔者对于丁斗先生看到海参葳街头上有“中国佬滚回去”的标语并不觉得惊讶,所以,才有对中国在俄国愈演愈烈的排华氛围中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易的感慨。 说白了,中俄战略关系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关系。从深处说,民间交流并未做到有效推动睦邻友好的目标。相反,无序的民间贸易和商业办理留俄学习、工作人数大规模的增长,都是俄国民族主义者借机排华的依据。 在普通俄国人眼里,中国还远不是一个资本输出国家,对俄经济开发助益不大。在媒体描述下,中国民间商人在俄的作为,被看作欲掏空俄国人荷包,砍光俄国森林,掠夺俄国资源的“黄祸”。 再从另类政治角度讲,普京同意大量卖给中国先进武器,并不是出于帮助中国统一台湾的目的,而是出于己身战略需要:即利用增长中国军力引起宿敌美国、日本不安来提高战略地位;其次,为了缓解北约东扩,转移美国压缩俄国势力范围目标所带来的压力,给美日塑造出新的主要威胁和敌人,转嫁压力是其阴暗用心。 所以,中俄关系未来走向到底如何,还应由事实和历史评说。

中俄关系到底怎么样

8. 中俄关系怎么样?

俄中关系发展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意义,双方制定了切实深化合作计划。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中国以远超出国际市场的价格,向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石油,还是预付款的形式,那俄罗斯如今的经济将更加雪上加霜,相比占领克里米亚的 2014 年,如今俄罗斯 GDP 已经萎缩了一半以下。作为一个能源出口国,对俄罗斯而言,中国这个大买家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中国能源进口多源化的情况下。


至于政治上,如今的俄罗斯几乎处于孤立状态,近几年跟俄罗斯进一步密切关系的埃及和伊朗等国,更多的还是想希望能够获得俄罗斯的政治支持,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达到了冷战后的冰点。而在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在联合国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上,中国首次没有同俄罗斯一起投反对票,而是投了意味深长的弃权票。

至于军事关系方面,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上,由于政治原因导致的西方军事禁运,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来源国,至于其他的原苏联国家在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俄罗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上台后,中俄军贸关系在超过 10 年的关系中都处于低潮,俄罗斯不仅拒绝对华转让技术,甚至不再对华出售成套武器系统,一直到俄罗斯陷入克里米亚问题引发的困境后,才决定对华出售苏 -35 战斗机和 S-400 防空系统,注意,不包括技术,甚至为了防止中国山寨还采取了技术手段。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发言时表示,俄罗斯不觉得中国占支配地位,俄中两国间正在发展平等互惠的政治对话和经济互动。" 围绕上合组织发展欧亚贸易之路时,我国 ( 俄罗斯 ) 可以学会与印度做不少生意,我国也想这样做,但并不想中断与欧盟和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对我们来说,这都是需要开拓的方向和路线。与东西方的贸易都同样成功时,俄罗斯也会成功发展。"


原则上,不管大国小国,在国家关系上都处于平等地位,然而现实从来没有这么美好。不过,作为两个大国,在冷战期间,苏联对中国一直拥有压倒性优势,在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在北方的强大军事压力,更是让中国高层领导人寝食难安。但在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俄两国实际地位正在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



举一个例子,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此前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中国凭借其政治和经济影响力,隐隐然处于领导地位,俄罗斯积极拉拢本身积极性不高的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外媒就判断这是俄罗斯试图联合印度,在上合组织内部抵消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远胜于现在的俄罗斯,基本上看,俄罗斯除了庞大的核武库和普京的强硬态度,真的剩不下什么了。